杭州清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

12年

杭州清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

卖家积分:21001分-22000分营业执照:已审核经营模式:原厂制造商所在地区:浙江 杭州

收藏本公司 人气:1145310

企业档案

  • 相关证件:营业执照已审核 
  • 会员类型:
  • 会员年限:12年
  • 卢小姐 QQ:752574498
  • 电话:13506715842
  • 手机:13506715842
  • 阿库IM:
  • 地址: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永泰路2号22幢
  • E-mail:752574498@qq.com

您的当前位置:

杭州清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> 新闻动态 > 硬科技:为什么48寸电视比55寸贵?

硬科技:为什么48寸电视比55寸贵?

发布时间: 2021/3/8 16:31:26 | 524 次阅读

当你上网挑选电视,看到尺寸越大越贵,这个没啥问题。但凡事总有惊喜与例外,像是为什么85吋价格高达75吋2倍,甚至还发生同系列48吋比55吋贵的情况。本文将详细剖析面板生产时,影响成本的关键环节,为什么商品价格受它影响。

blob.png

▲ 你没看错,在美国Best Buy网站上,隶属同系列的LG CX OLED电视,48吋开价1499美元,但尺寸更大的55吋,反而卖你更便宜的1399美元。

关键1:面板厂世代越新,玻璃基板越大,单价越便宜

在面板制程中,关键也基础的环节,就是玻璃基板的生产。当有了这些玻璃基板,才能在上面进行后续加工,做成各种不同的终端产品。而我们常听到第几代面板厂,即是以玻璃基板大小当基准。当面板厂世代越新,虽然投资设备金额跟着增加,但制造出的玻璃基板越大,切割后浪费的面积也越小,换算每块面板的成本单价也越便宜,可以弥补当初高昂的初期投资。特别是在大尺寸面板产品中,这个效应更加明显。

但世界不是永远都美好,面板厂世代越新,产出单价成本越便宜,厂商能赚更多钱,是建立在市场需求会一直成长,大尺寸面板普及率越来越高的前提。当景气差需求不振时,产出的面板没人买,特别是单价高的大尺寸面板,更是填海没人要,即使生产成本低人一截,还是补不回当初的巨额投资。

blob.png

▲面板厂世代越新,就能做出面积越大的玻璃基板,所需技术难度也越高。以目前业界主流8代厂与10代厂来说,产出的玻璃基板,无论长宽都比一位成人的身高还要高,可知其技术难度。

关键2:小浪费的经济切割法,挖掘玻璃基板利用率

决定玻璃基板大小后,接下来厂商就要决定,工厂切割出哪些尺寸的产品。考量因素大概有2个:首先是符合经济切割法的尺寸,照这个大小切下去之后,被切掉、浪费掉的范围越低越好。

换个方式来说,这块面板尺寸,是否贴近玻璃基板的经济切割率,将决定产品的零售价格。例如8代厂的经济切割法是55吋,若改切成65吋产量只剩一半,连带让成本单价2倍跳。所以几年前我们在市场上看到,55吋电视是C/P值的尺寸,再往上的65吋就爆贵的情况。

第二个则是当季市场需求,例如8代厂玻璃基板,能切成6块55吋,但是75吋只能切2块,如果当时市场对75吋需求超强,愿意用3到4倍的高价购买,那厂商也不管切75吋很浪费这件事了,市场要多少我就给多少。

65吋与75吋这2种大小,在8代厂生产都是很差的切割效率,一旦换成10代厂生产,却完全符合经济切割法,产量将直接翻倍,成本也跟着大降。随着面板厂开出更多条10代厂的产能,65吋与75吋电视大降价,已经渐渐在发生。

blob.png

▲8代面板厂的经济切割法是55吋,如果改切成65吋产量只剩一半,玻璃基板利用率也只剩66%,连带让成本2倍跳,而75吋就更惨了。

blob.png

▲65吋与75吋在8代厂生产都是很差的切割效率,一旦换成10代厂生产,却完全符合经济切割法,产量将直接翻倍,成本也跟着大降。

blob.png

▲85吋面板就算用目前先进的10.5代厂生产,仍然不符合经济切割尺寸,价格比75吋直接跳2倍很合理。

关键3:谁说只能切一种?MMG混合切割法切出完美比例

在传统切割法中,一块玻璃基板只能切成同一种尺寸,造成产品规划的许多限制与产能浪费。以8代厂切65吋为例,老板要忍受34%面积的切割浪费,如果老板不想看到切割浪费,就是花大钱盖10代厂。但天底下的老板都一样,只会跟下面工程师说:我什么都要,你帮我想办法。于是玻璃混切基板(Multi-Model Glass;MMG)技术,就被开发出来了。

有了混切技术后,厂商可以在现有的8代厂中,放心切割出65吋产品,剩下面积还可以切出6块32吋面板,产能完全不浪费,而且电视跟电脑萤幕两头赚。

因为制作不同像素密度的区域,生产流程更复杂,跟传统切割法相比,混切技术其实得付出生产效率与良率的代价。只是能切出更多面板,产品规划也有更高弹性,两两抵销之下,这个技术还是划算的,也成为目前业界主流。

blob.png


▲以LG 8.5代厂为例,传统切割法的经济尺寸是48吋与55吋,在导入混切技术后,可以让65吋与32吋在同一基板上生产,完全不浪费空间。

blob.png

▲群创光电(Innolux) 8.6代厂完全是好效率典范,传统切割法可切出50吋与58吋,在导入混切技术后,能同时生产45吋电视面板,与23.6吋PC面板,玻璃基板利用率都在95%左右。

回到正题:48吋明明是经济切割,为什么还这么贵?

LG的48吋OLED算是业界一个特殊例子,原本LG在OLED产品线中,并没有规划48吋面板。后来是因为生产77吋面板,造成许多切割浪费,在导入混切技术后,才临时诞生的新尺寸。结果48吋这个大小,意外受到高阶电脑用户欢迎,把它当电脑萤幕用,无心插柳柳成荫。以这个混切方式来看,77吋跟48吋的产量是1:1,远低于正规尺寸55吋的产量,但是实际需求非常高,所以价格自然就贵了。

可喜可贺的是,根据朝鲜日报报导,LG已经看到市场对48吋OLED的巨大需求,决定在韩国坡州工厂,开辟一条专门生产48吋OLED面板的生产线。这条产线当然用经济切割方式生产,也就是每块基板可以完美切成8块48吋OLED面板,产量将直接扩增4倍。业界预测,这条产线开工后,48吋OLED面板出货量将从去年的22万片,大幅拉升到100万片,预期在不久的未来,消费者就有便宜的48吋OLED萤幕可以买了。

blob.png

▲LG 48吋OLED原本只是77吋产线,导入混合切割的副产品,产量受制于77吋产品(图中)。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,市场对48吋需求暴涨后,LG已经为48吋OLED辟建专门产线,产能将增加为4倍(图右)。

LG的48吋OLED电视,当初只是生产77吋的副产品,却意外吸引到高阶电脑玩家的注意,拿来当电脑萤幕用,造成需求暴涨,价格比55吋还贵。(cool3c)